
2019 年 8 月美国电信营运商 T-Mobile 与联发科(提供终端晶片)合作,完成全球首次 5G 独立组网(SA)连网通话对接,亦即 5G 技术迈向关键里程碑。本次核心网路供应商为 Cisco 和 Nokia,基地台则由 Ericsson 提供。
SA 成为电信营运商 5G 技术演进路线首选目前 5G 组网选项众多,以 4G EPC(Evolved Packet Core)为核心网中,虽在「网路部署时间」及「网路部署成本」项目具优势,却不支援 5G NR QoS(Quality of Service)反馈机制缺点,反而在原生 5GC 核心云架构下,能提供更完整的网路性能,与后续升级独立式(Stand Alone,SA)网路相对较低的成本优势,成为电信营运商 5G 技术演进路线选择。
5G 组网架构选择。
然而在现实面考量,5GC 核心网牵涉新的云化(Cloudification)架构,将导入切片式网路服务与开源码等,因此处于 5GC 核心网仍在标準化与商转测试的同时,若直接採用 5GC 核心网部署成本高,即核心网建置成本高,架构变动又相对 3G / 4G 更大,中短期内估计多数营运商会先从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端进行升级,尤其基地台的营运成本(如站点租赁、布线、空调能耗等)越来越高,部分营运商近年更积极推动 RAN 朝云化、虚拟化架构发展,以降低与日俱增的成本压力。
另一方面,RAN 网架构虚拟化,需重新解构基地台包含天线、射频、基频等单元之定义,透过分离式架构,传统基地台的功能实际上已被弱化,而透过云端平台统一管理,能实现更佳资源配置及降低实体基地台带来的成本支出负担,但产业对 RAN 网云化概念仍存有疑虑,至今未被大规模採用,包括来自对前传网路(Fronthaul)高度要求、电信营运商组网需求不同等原因。
联发科积极投入 5G 技术研发联发科推出 5G 多模数据机晶片 M70(採用 7 奈米製程),其主攻旗舰型 5G 高阶智慧型手机,该晶片整合 ARM Cortex-A77 CPU、Mali-G77 GPU 和联发科独立 AI 处理器(APU),可用于 5G 独立式和非独立式组网(SA / NSA)及 Sub-6GHz 频段,强调支援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及新无线电的空中介面(New Radio,NR),最高下载速度 4.7Gps。
目前业界一致认同发展独立组网为 5G 高可靠、低时延、广连接等发展关键,以中国三大营运商为例,儘管初期以 NSA 为主,但 SA 未来将逐渐取代 NSA 成为市场主流。然而 SA 独立组网仍处于试验阶段,除 T-Mobile 外,中国电信于 2019 年完成独立组网与 Balong 5000 基频合作;中国移动则规划 2019 年发表 4.9GHz 基地台、5GC SA 产品,另于 2019 年第四季中推出支援 SA 的商用晶片、手机、CPE 等,即 5G 独立组网开始多方测试,但离真正商业化仍需一段时间。毕竟 SA 终端晶片发展一直是影响 5G 发展关键,随着越来越多电信运营商与晶片商合作,测试实现 SA 各系统间互通,将可突破 SA 组网试验缺乏手机等终端困境。